土陶酒壇酒缸是中國發明的。早在三同時代(公元220年-265年)出現古越瓷,后來在唐代(公元618年——906年)完成邢窯白瓷,宋代(公元960年——1279年)發展成白瓷、青瓷、抒白瓷以及黑釉系和彩釉系土陶酒壇酒缸.迎來中闐陶瓷史的鼎盛期。元代(公元1280年---1367年)育花瓷和銅紅釉、釉里紅土陶酒壇酒缸得到發展。明代初期出現釉上彩繪的五彩土陶酒壇酒缸(在口本稱其為赤繪、色繪、錦繪等)。到了清代,各種裝飾技法得到進一步發展,形成艽彩斑爛的土陶酒壇酒缸藝術的世界。
中國自古就有“由陶知政”之說。中國土陶酒壇酒缸的興衰,確實反映了政局的穩定或混亂。顯然.土陶酒壇酒缸藝術直接關涉到中國民族的生活情感。中國陶瓷迫求幽遠明快的色調和端莊威嚴的造型,具存獨持的民族風格。
中國土陶酒壇酒缸的燒成技術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一直嚴守秘密,世界各地的仿制品僅僅是外部形式的相似。最早于公元10世紀后半葉傳入朝鮮,接著公元17世紀初傳入日本,公元18世紀初才傳至歐洲。
土陶酒壇酒缸可謂中國的專賣品,它和絲綢一起構成屮闡向外出口的大宗貿易品,獨占國際市場數十個世紀^
僅次于中國燒成土陶酒壇酒缸的是中國的近鄰朝鮮。朝鮮于高麗時代(公元918——1393年)的初期燒制出胄瓷,在高中期達到鼎盛時期,其美麗的翡色青瓷使中國人都感到震驚。其中以白土和紅土進行的象嵌裝飾,是朝鮮獨特的青瓷象嵌的技術。并成為髙麗肯瓷的主流。
李朝時代(公元1393年——1897年)形勢為之一變,白瓷生產獲得迅速發展,此外還有青花瓷、鐵銹花土陶酒壇酒缸。然而對于彩繪土陶酒壇酒缸不夠重視,所以一度沒有釉上彩繪。
朝鮮民族崇尚純白,這反映到李朝白瓷追求白潔如玉的藝術堍界。
口本民族受到佛教文化的強烈影響。自佛教從中國經朝鮮傳入日本之后,日本開始是模仿,隨后便發展成日本文化?;蛘哒fR本的佛教已成日本文化的不可缺少的內容。日本的土陶酒壇酒缸也經歷近似的發展過程。
早在奈良、平安時代,中國的青瓷幵始傳入日本,這在史料和文學作品中都有反映。珍貴的屮國陶瓷仿佛為日本的王公貴族增添了生活的光彩。中國龍泉青瓷在鐮倉時代己經散見于九州的博多、唐津和琉球、廣島、堺、以及新潟、青森等地,至今仍有殘片出土。
到了室町和桃山時代,書房中的陳設物、飲茶的器物崇尚中國趣味,接著對高麗陶瓷的喜愛達到高潮。開始于將軍義滿、義政、信長、秀吉,并波及到諸侯武將以及富裕的市民階層的中國陶瓷熱,使中國陶瓷成為價值連城的名貴器物。
日本人對中國和朝鮮陶瓷的渴望,自然成為他們力圖仿制的動力,也成了日本陶瓷能夠顯著發展的契機。力爭創制與中國和朝鮮陶瓷相匹敵的日本陶瓷,便成為日本幾代陶工奮斗的目標。
技術支持:大浪科技